在上海那座隐蔽的仓库内,李牧面对堆积如山的20万杆李恩菲尔德步枪与2亿发子弹,眉头紧锁,满脸忧虑。
这些物资对于革命事业而言,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命脉。
然而,要将它们神不知鬼不觉地从上海运往西安,却犹如跨越一道天堑。
国民党军统与日本间谍在上海的眼线如同蛛网般密布,稍有不慎,不仅物资会落入敌手,还可能将整个革命计划置于万劫不复之地。
李牧思来想去,常规的运输手段根本行不通,最终,他将目光投向了自已独有的神秘超能力——手镯的定位转移能力。
忙完手头的紧急事务,李牧马不停蹄地与顾竹轩、周毅会面。
三人围坐在光线昏暗的房间里,摇曳的灯光在他们脸上投下明暗不定的光影,更添几分凝重。
李牧率先发问:“上海这边的情况我大致有数了,现在药品生意在各大省会的网点铺设进展如何?”
顾竹轩身子微微前倾,双手撑在膝盖上,沉稳地回应:“各地进展颇为顺利。
用美帝国主义的招牌,再加上咱们手握独家总代理的优势,那些商家都争着与我们合作。
他们负责发展底下的分销渠道,几乎是坐等盈利,积极性相当高。”
周毅也在一旁附和:“目前已经和好几个大城市中有实力的商家达成初步意向,就等着敲定后续细节了。”
李牧微微点头,神色稍缓:“很好,这是我们事业的关键一步,既能创造收益,又能为革命事业提供掩护,务必稳步推进。”
商讨完网点铺设事宜,李牧寻了个借口,让顾竹轩和周毅先行离开。
待二人身影消失,房间里只剩他一人时,李牧才重重地舒了口气,开始专心思考如何处置这批枪械弹药。
没过多久,从延安赶来的特科人员与李牧秘密接头。
在一处极为隐蔽的据点内,李牧与特科人员围坐在一张破旧的桌子旁,气氛紧张而压抑。
李牧率先打破沉默:“同志们,这批枪支弹药我已通过特殊方式运到了西安郊区外的大型窑洞仓库。
现在的重中之重,是怎样安全地把它们送到延安。”
一位特科人员拧紧眉头,满脸忧虑地说道:“从西安到延安这段路,国民党和地方势力把控极为严格,关卡林立,稍有风吹草动就可能暴露。”
另一位特科人员接着说道:“我们考虑过伪装成普通商队,借助一些隐蔽的山路进行运输。
但这需要熟悉地形的向导,而且运输周期会很长。”
李牧沉思片刻,提出自已的想法:“能否分批次、多路线运输?一部分走山路,利用山林的掩护;另一部分通过秘密联络的当地百姓,伪装成生活用品,从官道运输。
同时,安排可靠的同志在沿途各个关卡接应,一旦出现状况,立刻设法解决。”
特科人员们纷纷点头表示认同。
经过一番深入讨论,他们开始制定详细的运输计划。
首先派出侦查小组,提前摸清各个关卡的具体情况,包括敌人的换岗时间、巡逻路线,以及沿途的地形地貌和敌人分布。
与此同时,联络西安当地可靠的革命群众,准备好运输所需的牛马车辆和用于伪装的物资。
夜幕降临,上海的街道被黑暗彻底吞噬,唯有巡逻队偶尔传来的脚步声打破寂静。
李牧独自来到仓库,深吸一口气,集中全部精神,启动了手镯的定位能力。
他紧闭双眼,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不断滚落,随着他的意念,仓库里的枪支弹药泛起奇异的光芒,随后逐渐消失。
每转移一批物资,李牧都感觉自已的力量在被迅速抽空,上万吨的货物,对他的体能与精神都是前所未有的巨大考验。
在遥远的西安郊区外,一座巨大的窑洞仓库内,光芒闪烁间,枪支弹药凭空出现,瞬间堆积如山。
李牧咬牙坚持着,时间一分一秒流逝,他的双腿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,眼前也阵阵发黑,重影频现,但他心中只有一个坚定不移的信念:一定要完成任务。
终于,在黎明前的最后一刻,最后一批物资成功转移。
李牧再也支撑不住,瘫倒在地,疲惫感如汹涌的潮水般将他彻底淹没,他累得几乎失去了意识。
不知过了多久,李牧缓缓苏醒过来。
他心里清楚,接下来还有更为艰巨的任务等待着他与特科人员。
他们必须紧密协作,确保这批珍贵的物资能够平安抵达延安,为革命事业注入强大的动力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