步入大厅,小约翰?戴维森?洛克菲勒正在屋内恭候多时,“你好,李老板。”
小约翰硬着头皮讲道。
“洛克菲勒先生,岂敢劳您的大架?”
李牧客气的回应道。
说实话,就凭小洛克菲勒创办北京协和医学院及医院,使其成为当时亚洲最先进的医学研究中心和医院,并且采用严格的教学和培养模式,培养出张孝骞、林巧稚、曾宪九、吴阶平、诸福堂等一批医学大家这一点,李牧也不敢托大。
“李大亨客气了。
就凭你给的青霉素图纸让洛克菲勒财团成为医药界的巨无霸,拯救千万美国人的性命,就值得我在这里等您。”
小洛克菲勒脸上挂着得体的微笑,回应道。
两人并肩,步伐缓慢而沉稳地走进客厅。
客厅里,水晶吊灯洒下柔和的光线,映照着四周奢华却不失典雅的装饰。
李牧走到窗前,双手背在身后,微微俯身,透过那明亮的玻璃俯视着楼下街道上来来往往的芸芸众生,神色平静却又似乎若有所思。
“洛克菲勒先生,您觉得现在的美国人最缺乏什么?”
李牧没有回头,声音低沉却清晰,在这安静的客厅里缓缓回荡。
小洛克菲勒微微一怔,嘴角浮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,他轻轻转动着手中的红酒杯,那红宝石般的酒液随之轻轻晃动:“您认为是什么?”
他没有直接回答,而是巧妙地把皮球踢了回去。
“希望!
或者说活下去的希望。”
李牧转过身,目光坚定,神色郑重地说道,“大萧条如同一场可怕的风暴,席卷了整个美国,无数家庭支离破碎,人们失去了工作,失去了收入,眼中的光芒也渐渐黯淡。
他们在黑暗中摸索,却看不到一丝走出困境的曙光。”
小洛克菲勒微微点头,若有所思:“您说得有道理,经济的崩溃让人们陷入了绝望的深渊。
但我认为,政府的政策和财团的扶持是帮助他们走出困境的关键。
政府加大公共工程的投入,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;而我们财团,也可以通过投资和慈善,为社会注入活力。”
李牧轻轻摇了摇头:“这固然重要,但这只是外部的助力。
真正能让普通人度过大萧条的,是他们内心的力量和对生活的信念。
人是一种需要希望和梦想的动物,哪怕在身陷绝地的士兵还要保持对明天的希望呢。
就像在我们中国,即便遭遇了无数的战乱和苦难,人们依然坚守着对生活的热爱,努力寻找生机。”
“哦?愿闻其详。”
小洛克菲勒来了兴致,他放下酒杯,身体微微前倾,专注地看着李牧。
“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,是让我们来寻找光明。
在大萧条时期,普通人首先要学会适应和改变,把杠杆降下来。
不能再依赖过去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模式,要勇于尝试新的事物。”
李牧一边说着,一边用手比划着,“同时,社区和邻里之间的互助也至关重要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