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些窝头通常都夹杂着玉米芯、麦糠。
红薯叶、红薯秧子之类的东西。
不要以为成年壮劳力两个窝头就能够吃饱,这个年代的人的饭菜缺少油水,副食品更是缺乏,加上每天要下地干活,成年人要是放开了吃,一顿能干掉六个窝头,还不一定能吃饱。
李毅在学校还好点,虽说也吃不饱,但偶尔也能见到一点荤腥,远比农村的生活要好的多。
在学校的李毅,每天都会偷偷地收取一些破铜烂铁,合成成一些日用品,半夜里,偷偷地跑到黑市,将东西换成粗粮,然后在节假日回家的时候,带回家里。
当然带回去的粮食,也不能光明大放低带回去,要悄悄地带回去,还不能暴露自已的异能,因此,李毅回村的时候,尽量选择,半夜的时候进村,将粮食带回家。
这个时期,村里还是在吃大锅饭,个人家里是不允许私藏粮食的,但是大家都不是傻子,谁家不偷偷藏点粮食。
只是这事儿能做不能说,一但摆到桌面上,那么不好意思,你家里偷藏的粮食只能充公了。
……
李毅家里,爷爷奶奶早就不在了,父亲李树成,母亲王惠兰,大姐李娟和三姐李妮已经嫁到了邻近的村子,二哥李坚,二嫂马翠花,还有一个侄子李建国和侄女李晓蕊。
父亲还有一个姐姐,名叫李冰心,嫁给了城里的一个厨子,名叫何大清。
只是在李毅三岁的时候,姑姑生孩子的时候难产而亡,随着时间的推移,两家就逐渐断了联系。
……
今天是星期六,报道的最晚日期是月底,李毅则是想着早点完成报道工作,背着行李卷来回跑,不是很方便,因此李毅就想起了自已家里还有这门亲戚,想着去投靠住两天,省的带着行李跑来跑去。
同时,也想印证一下,自已所处的这个世界,到底是不是自已所猜想的那个世界。
何雨柱和何大清这两个名字,实在是让人耳熟,加上地址就在南锣鼓巷95号院,让李毅更加确认这里,就是自已陪着女友看过的一部年代剧《禽满四合院》的剧情世界。
如今只等到了地方,看看是不是还有易中海和阎埠贵等人,就能进一步确认了。
对于看望柱子哥这件事情,父亲在自已考上四九城中专的时候,就让自已过来看望一下了,可是自已,是真的不想和这个院子里面的人有牵扯。
要不是自已不想带着行李来回跑,自已今天是真的不想过了。
可是不过来,能怎么办,总不能今天背着行李卷腿着回到村子,然后,再背着行李回城里吧。
自已的村子可是不通公交车的,离自已家最近的火车站,还得要走三个小时,李毅是真的不想受那个罪,因此,这才想到了投靠这个大柱子哥两天。
乘坐公交车花了一毛钱,从西城区到了东城西,在南锣鼓巷附近下了车。
南锣鼓巷并不是一条巷子,更类似一个小区,南锣鼓巷有多条胡同组成,呈‘丰’字形排列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