乾清宫!
朱元璋火气渐消。
虽说朱标说的话有点难听,可老朱也思量了很多。
他掏出小本本,将士兵们的‘粮饷’严格的算了一遍。
算来算去,士兵们还是够吃的,分的地,还是没问题的。
而且,如今大明税收,有三成来自于屯军。
怎么着,也不是奉天殿朝堂上说的那些。
在他看来,朱十一养的兵完全都是虚胖,形不成战斗力。
他毕竟是当过大头兵的,知道一个兵什么时候才会悍不畏死,唯有见到军功的高额赏赐,才会急吼吼的冲上去。
否则养的兵,都快成贵族、权贵了,谁还愿意卖命。
想要军兵悍不畏死,不能喂的太饱,也不能饿着。
(当然,朱十一时期的军功赏赐更高,高的离谱,老朱亦是将军功赏赐都削减了不少,没办法啊,朝廷没钱,赏不起!
)
再者,朱十一时期,罪犯并不充军,该杀的杀,剩下的抓去充当劳役,进纺织厂什么的。
可在老朱看来,这就是对人力的极大浪费,毕竟古往今来,劳役百姓也可以承担!
是故,老朱采取了‘经久不衰’的充军制度,从偷拿斗殴、欠税逃役,到盗匪杀人皆可充军。
(发遣罪人充军,秦汉时就有,宋、元创设,明正式入律!
)
而且除了罪犯本人,宗族亲人、里甲邻居也都是可株连的人选。
这可是源源不断的兵源!
对待这些充军发配的人,老朱更不会给他们高月俸。
“哼,危言耸听!”
“这不刚好!”
朱元璋,看着小本本上最终的结果,满意的点点头。
加上充军发配之人,这么算下来一圈,老朱觉得,兵丁的月俸还能再减点!
“二虎!”
朱元璋旋即开口道。
“臣在!”
二虎当即应道。
“马上派人查看直隶为何逃亡军兵四万之多?”
朱元璋,沉声道。
他算完之后,明显感觉到军户溃逃另有隐情。
官官相护,他眼瞅着指望不上,必须要让锦衣卫出手了。
……
三日后,锦衣卫将刁民造反及兵员逃亡的原因,上报!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