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清源睁开眼,发现自已正坐在蒲团上,面前是庄严威武的真武大帝。
好吧,他睡着了。
昨夜在山下和女鬼探讨人生到半夜,最后他用自已的三寸不烂之舌,成功化解了女鬼的怨气,回来时天都快亮了。
现在是早课时间,
早课就是出家人早起诵经打坐的必修课。
谁承想,他睡着了。
真武大帝法相庄严,脚踩神龟,神盘巨蛇,一手真武剑,一手皂雕旗。
怒目圆睁,庄重的神情好似表达自已对这位弟子的不满。
张清源有些心虚,
手掐指诀拜了三拜。
哈,
帝君怎么可能会对我不满?
张清源看了眼功德箱,
肯定是对庙里的香火太少而感到悲哀。
对,一定是这样的。
他为自已找借口。
其实说起来,这还真不是借口,真武观的香火确实不怎么高嘛。
要不是最近几年网上对于道门的口碑越来越高,让他看到赚钱的希望,他早把道观的经营权交给县里了。
张清源是个九五后,老家在华云县下面的一个村子。
小时候的他自带阴阳眼,总能看到一些奇怪的东西。
父母为了他能够健康的成长,把他送到真武观内出家,拜了当年的老道士李国华为师。
最早的真武观香火很旺盛,建国前在这里出家的道士足有十七八个,李国华是最小的那位。
后来战争爆发,张清源的师爷带着他的师伯们下山参加了游击队,只留下他师父守在山上看家。
后来真武观在战火中被毁坏大半,剩下的三间房还是李国华在原来的遗址上建的。
早些年穷,由于旧思想和新思想的碰撞,导致没什么人愿意出家,道观里一直是李国华一个人。
直到九十年代后这种情况才有所改善,而张清源也是李国华唯一的弟子。
自从张清源上了山,他父母就放心的出去打工,张清源从小跟着师父长大。
上小学时最辛苦,每天早上四点就要起床,到山下坐公交车去县城上学,晚上还要坐公交回到山下,一个人再爬上山。
这种情况直到上了初中才好一些,因为初中可以住校了,每个礼拜回去一次,避免频繁爬山。
他师父是一五年仙去的,李国华羽化后,真武观也就算空了下来。
为了孩子的学习,张清源的父母回到老家农村,在村里开了个农家院,供他念高中。
等张清源大学毕业,他本想去外面闯一闯,奈何城市太过内卷,学新闻更是没出路。
正好这个时候老家旅游业正在飞速发展,华云山也在开发之内。
张清源觉得这是一个契机,
网上都宣传了,
这么近那么美,周末去河北。
身为燕赵儿女,怎能不为家乡做贡献呢?
所以,他毅然决然地回到了家乡的土地,手握师父传承下来的地契房契,他又从家里拿了点钱,把真武观装修了一番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